分类 默认分类 下的文章

最近,我学到了一点逻辑学知识,很有启发。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夸张地说,也许会让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一点变化。

我们知道,扔硬币只有两种结果:正面或反面。 这种只有两种结果的判断系统,称为二值逻辑。

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就是二值逻辑。他们看任何问题,都是两分法,只有两种结果,非黑即白。一个物品要么有用,要么没用;一个命题要么真,要么伪;一个人物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

但是,逻辑学还存在另一种三值逻辑, 认为任何一个判断有三种可能,除了真伪,还有一种中间状态,即非真非伪。

如果你采用三值逻辑的思维模式,看待世界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二值逻辑只有好人和坏人两种结果,这必然导致"党同伐异"(结交同类,反对异类的意思)。但是,三值逻辑认为可能有第三种结果,对方算不是好人,但也不是坏人,可以中性对待。所以,三值逻辑就会导致一种比较温和包容的世界观。

一个哲学家说过,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西方哲学是二值逻辑,追求事物的真伪,一定要搞清楚真理和谬误; 中国哲学是三值逻辑,不追求真理和谬误,而提倡恪守中间道路,也就是中庸。

我现在的看法是,这可以区分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成熟深刻。有些年轻朋友就是二值逻辑的头脑,一看到不赞成、不理解、不喜欢的言论,就认定对方是错误的,完全否定,这其实是思想不成熟的表现。世界太复杂,很难用两分法来判断,三值逻辑会让你的心态好很多,而且有利于个人的进步:正确和错误之间,存在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任何一种言论都可能有正确的成分,要学会从中间地带去看待事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摒弃无用的部分。

三值逻辑的缺点是不利于追求真相,也没有明确的立场。顺便提一下,逻辑学还有多值逻辑(一个判断存在 n 种结果)和模糊逻辑(分不清结果)。如果是那样的世界观,就更无所谓对错了,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学着接受就可以了。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0/10/weekly-issue-131.html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只会不断滋养恐惧。
恐惧,在人类心灵深处蔓延着。它如同一只黑暗的巨兽,凶残而可怕,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内心。然而,人类并非束手无策,面对恐惧,我们可以采取行动来治愈它。行动是一种力量,一剂治愈恐惧的良药。然而,当我们选择犹豫和拖延时,不仅无法摆脱恐惧的困扰,反而会滋养和加剧它的存在。

恐惧是人类天生的情感之一。它是一种警示机制,让我们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然而,过度的恐惧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当我们面对未知、挑战和变化时,恐惧往往会强烈地出现。比如,面对新工作、新环境或者新关系,我们可能感到恐惧和焦虑,因为我们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此时,行动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当我们勇于行动时,我们给予自己机会去面对恐惧并超越它。行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恐惧,还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和自信。比如,一个人可能害怕公众演讲,但只有通过实际的演讲练习和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战胜这种恐惧。只有主动迎接挑战、冒险和困难,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和力量。
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恐惧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我们选择犹豫和拖延时,恐惧将不断滋养和加剧。犹豫和拖延是一种逃避和推卸责任的行为,让我们远离恐惧,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在拖延的过程中,恐惧的种子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渐渐蔓延。而当我们再次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恐惧会变得更加强烈,甚至可能演变成焦虑和恐慌。因此,拖延只会让恐惧变得更加强大和无法摆脱。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我们总是找各种借口来推迟做某事,比如“我没有时间”、“不确定是否能成功”或者“我还没准备好”。这些借口看似合理,实际上却是对自己的逃避和懒散。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推迟行动时,我们错过了许多机会和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失去了摆脱恐惧的机会。因此,只有勇敢地面对问题,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治愈恐惧。

当我们选择行动而非犹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一、 恐惧的根源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遭遇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常常源于我们对未知和不确定的恐惧,以及对失败和挫折的恐惧。恐惧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反应,帮助我们保护自己,但当这种情绪过度并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时,它就成为了一种负面影响。
恐惧的根源常常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我们担心失败,担心被别人评判,担心失去所爱,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恐惧经常使我们产生犹豫和拖延的倾向,因为我们害怕面对这些恐惧所带来的可能的痛苦和困难。
二、 犹豫拖延的恶果
犹豫和拖延是恐惧的盟友,它们不断滋养着我们内心的恐惧。当我们犹豫不决时,恐惧逐渐扩大并占据我们的心灵空间。我们的思维被困于恐惧和负面的幻想中,导致我们无法向前迈出步伐。
犹豫拖延的结果是错失机会。当我们不敢行动时,我们错过了可能改变生活的机会。我们的梦想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无法成为现实。而且,长时间的犹豫和拖延会使我们逐渐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与此同时,恐惧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三、 行动的力量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只有通过行动,我们才能逐渐克服恐惧并恢复内心的平静和自信。行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经验可以打破我们过去的限制,让我们相信自己真正具备战胜恐惧的能力。
行动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和态度。当我们开始行动时,我们把焦点从恐惧转移到了目标和过程上。我们不再纠结于失败的可能性,而是专注于迈向成功的每一步。行动带来的积极体验和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减少了恐惧对我们的控制力。
四、 克服恐惧的行动
要克服恐惧,我们需要有目标和计划。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和资源,并赋予行动以重要性和意义。计划则是将目标分解为可行的步骤,让我们更容易开始并保持动力。
第一步是面对恐惧。我们需要勇敢地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并承认它们的存在。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时,我们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克服它们。
第二步是选择行动。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并选择能够最有效地推动我们实现目标的行动方式。这可能包括学习新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恐惧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黑暗角落。它像一只蛇悄悄爬上我们的心头,缠绕我们的思绪,使我们陷入无尽的恐惧之中。然而,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恐惧,果断地采取行动时,我们才能够战胜它、超越它。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则会不断滋养恐惧,让我们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
恐惧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从古至今,人们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恐惧,有的是外界的威胁,有的是内心的矛盾。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时刻,那些挑战我们勇气和决心的时刻。然而,正是在这些时刻里,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恐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行动是战胜恐惧的最佳方式。当我们面对恐惧时,犹豫拖延只会让恐惧不断加剧。恐惧是一种强大的情绪,它能够把我们困在心理禁锢之中,使我们失去行动的勇气。然而,当我们果断地采取行动时,我们会发现恐惧只是一个虚幻的噩梦,根本不存在。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勇敢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战胜恐惧。”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够体验到这种真理。
行动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摆脱对恐惧的依赖。很多时候,我们对恐惧有着某种奇特的依赖关系。我们习惯于那种被恐惧所压制的感觉,仿佛它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安全感。然而,这种依赖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沉溺于恐惧之中,无法自拔。只有通过积极行动,我们才能够逐渐摆脱对恐惧的依赖,重新找回内心的勇气和力量。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因为它能够让我们重新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当我们面对恐惧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无助和绝望。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战胜恐惧。然而,当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强大和坚韧。这种新的自我认知将帮助我们重新建立对自己的信心,走出恐惧的阴影。
行动能创造更多机会和可能性。犹豫和拖延只会限制我们的选择和机会。恐惧会让我们害怕去冒险。

避免自己的好心情被别人消耗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设立个人边界:确定自己的个人边界,不要轻易答应他人的请求或要求。学会拒绝那些会让自己不舒服或对自己时间和精力造成负担的事情。

学会说不:不要总是为他人的需求而妥协自己的计划。学会适时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需要。

管理时间和精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将全部精力耗费在他人的事务上。将重心放在自己的事情上,保持精力充沛。

寻找支持者:与那些支持你和理解你的人保持联系,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建议,帮助你保持积极的心态。

自我保护:若感觉到某人经常消耗你的好心情,可以考虑与其保持距离或减少接触。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注重自我关爱: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消遣方式,比如运动、读书、旅行等,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保持良好心态。

培养积极心态: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从他人的负面行为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不要让他人的消耗影响自己的心情。

总的来说,保护自己的好心情需要坚定自我和学会与他人建立健康的界限。通过明确个人边界、管理时间和精力、与支持者保持联系等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持自己的积极心态。